2019年10月19—20日,第16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学术研讨会暨2019年中国诠释学年会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学者齐聚山东日照,围绕会议主题“诠释学:中西传统与当代发展”展开研究探讨。
这次会议成立了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华东师大潘德荣教授当选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牛文君副教授当选理事并任副秘书长。
在研讨会上,潘德荣教授受邀进行了主题发言,题为“德行与理性”,报告指出胡塞尔对欧洲科学危机的反思,经由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最终发展出本体论的诠释学,有其思维理路上的内在联系,诠释学也由此从对客观地解释作者原意、文本原义转向了内在与理解主体自身的意义呈现。牛文君副教授的报告题为“浪漫主义诠释学的原初建构”,探讨了以施莱格尔为代表的早期浪漫主义诠释学的核心理论。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学者普遍达成以下共识:诠释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西方诠释学的“接收”,对于我们而言,如何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系来反思中国文化传统中丰富的诠释经验,以建构现代的“中国诠释学”,是一项更为迫切的理论任务。中西诠释传统之对话对于当代诠释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此次会议通过中西诠释传统的内部梳理、相互对话以及反思性借鉴,有力推进了诠释学的深度研究;诠释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的成立必将促进诠释学这门学科的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使中国的诠释学研究再上新台阶。
金雯珎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