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中的哲学学科:“内部问题”研究和“外部问题”研究的相互支撑——童世骏在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2018年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发言
2018-10-30

双一流建设中的哲学学科:“内部问题”研究和“外部问题”研究的相互支撑

——在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2018年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发言

 

童世骏

 

       双一流建设本身其实是需要哲学论证的;但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在已经实施的双一流建设中,把哲学学科建设好。

就科学研究而言,哲学不仅要构筑体系,而且要研究问题;不仅要研究内部问题”——产生于经典哲学文本和传统哲学学科的问题,而且要研究外部问题”——有关人之所是、人之所做和人之所在的哲学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各方面变化本身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加速度现象--马克思关于资本必然要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论述,在当代世界获得了最明显的证据。在这样一个加速度时代,人类尤其要思考永恒的哲学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这个强起来所指的,应该不仅是我们的硬实力,而且是我们的软实力(文化和价值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不仅是我们的外实力,而且是我们的内实力(中华民族成员的综合素质)。为了实现这种意义上的强起来,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哲学在提高人类精神境界方面的独特作用。

哲学的进步有赖于对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都有很好的研究;而确切些说,这两类问题要真正研究得好,应该在两类问题研究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撑。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从古希腊、先秦甚至从整个“轴心时代”开始得到思考的那些经典的哲学问题,如果要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而得到更好理解的话,是离不开我们下大力气用好当代世界的研究资源的。

陈先达老师刚才说,应该加强哲学之内二级学科之间的合作,对此我非常同意。我觉得,这种合作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目前我国哲学学科的二级学科划分方式,往往会使一些特别重要的哲学研究没有办法找到合适位置。在我看来,身处当代世界,特别要加强对知识的哲学研究(加速度主要与知识有关)和对价值的哲学研究(强起来主要与价值有关),但认识论价值论都无法在哲学二级学科目录中找到。但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外国哲学和中国哲学等二级学科之间的合作,来研究认识论问题,也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和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等二级学科之间的合作,来研究价值论问题。能设立新的相应的二级学科,当然最好;在无法设立新的相应二级学科的前提下,或许也可以通过设立三级学科或相应学术组织的方式,来推进相应的研究。国家和教育部的社科基金项目中哲学课题的设置,要充分考虑这种情况。

就人才培养而言,有必要对哲学学科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各层次哲学教育(大中小学的哲学教育)和各类别哲学(专业的哲学教育和通识的哲学教育、学校的哲学教育和公众的哲学教育、学科内的哲学教育和相关学科的哲学教育等),做一个通盘考虑和提前布局。当然这种通盘考虑和提前布局,要建立做多样尝试和开放学习的基础上。巴黎高师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一位现已荣休的教授曾告诉我,他为了成为科学哲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曾经在医学实验室工作过八年,因此至今仍然能够与一线科学家讨论专业问题、进行专业合作。就哲学教育而言,媒体谈论很多的法国中学生的哲学教育,国内已经很成规模的儿童哲学实践,值得哲学工作者关注。我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往往很有哲学意味,如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 018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题目是被需要,也值得我们关注,从中寻找大学哲学教育的背景和灵感。

更广一些说,哲学工作者要更加重视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涉及的哲学问题太多了,前面所说的知识问题和价值问题,最集中地体现在儿童成长过程乃至整个人的发展过程当中。同样,已经说了好几年、党代会和全教会也再三强调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口号中的满意一词,其实是一个具有丰富哲学意蕴的概念;要说清楚什么是满意、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研究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的关系、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关系、行动目的和行动过程的关系、成事成人的关系,不仅涉及人我关系物我关系自我关系,而且涉及群际关系代际关系公平效率的关系、“redistribution(再分配)“recognition(承认)的关系,等等。教育哲学不能只是教育学者的事情,至少,哲学学者与教育学者要更多合作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