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中人”到“剧作者”——杨国荣教授作品入选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2018-07-02

央广网上海6月19日消息(记者唐奇云 田波澜)在今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上,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终身教授杨国荣5年前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的一篇文章,作为阅读题材料进入了考生的视野。一道题将一个考生的高考记忆与一个人文学者的成长史勾连了起来。而作品入选高考试卷,也是对杨国荣大学入学40周年的一种特别纪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题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于杨国荣2013年5月8日刊于《中华读书报》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杨国荣坦言称,对学术文章的相关内容作为高考试题略感意外:“一般在学术界之外,对学术文章都有点敬而远之。当然,学术书写本身也有合乎规范、文字流畅而雅致的问题,中国学术传统较早就肯定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我个人在学术写作中对文字也比较留意,此次语文高考将我的文本选入试题,或许也从一个方面表明了这一点。”

作为40年前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和大学生,到如今的语文试卷中的“剧作者”,杨国荣认为,与自己同龄的这一代学人所特有的,是对现实的关切,不同程度的理想意识和使命意识,以及对文化传承、世界变迁、人类命运的关怀等等,同时也会在不同的层面影响其人文研究和学术思考。

据了解,早在2011 年5 月首届《哲学分析》论坛开幕式上,时任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哲学所所长童世骏以“从搬运夫到哲学家”为题,介绍杨国荣的经历(上大学前做过两年装卸工)和其哲学研究风格。童世骏认为,杨国荣不仅在1978年进入华东师大的时候告别了搬运夫的职业,而且在治学方法和治学境界上,超越了材料和思想“搬运夫”的角色,走进了思想加工者乃至思想创造者的境界,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的境界。

 

 

图文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