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1点,华东师范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在闵行校区人文楼2102教室,举办了首期“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该论坛主要面向我系博士生研究生,以及部分较优秀的硕士研究生。论坛采取主题报告和提问点评相结合的形式,旨在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切实增进我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次论坛的点评人为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副系主任刘梁剑教授,16级博士研究生江刚担任主持。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以及我系二十余名博士生共同出席了此次论坛。
论坛伊始,武娟老师就论坛举办初衷、宗旨和具体安排做出了详细介绍。她指出,论坛将定期向博士研究生(包括较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征集论文,根据各科专业性质和论题方向进行初步归纳分类,每期遴选出3-5篇论文以供讨论和交流。参加论坛的同学需在陈述过程中简要地介绍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内容,随后接受专家与同学的点评和提问,在不断地打磨之中精进自己的思想,形成相应的成果。此后,刘梁剑教授介绍了“思远”论坛的命名由来及其深层蕴意——“思远”语出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取自“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一句。他希望同学们在具体研究中,能深度思考论文“因何而作”,抓住真问题,把握时代精神。
论坛进行当中,安谧、李妮娜和王泽春三位博士生同学分别阐述了他们的最新成果。安谧作了题为“金岳霖所论’势无必至’与’料事如神’是否矛盾”的报告,她从金岳霖哲学中的“理”、“事”概念出发,详细论证了“势无必至”与“料事如神”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李妮娜的报告题目是“作为概念与观念的自我”,她主要以冯契先生的自我观为研究对象,从“自我概念的心性结构”和“自我作为一种观念的观念史”两个方面,对冯契先生的自我观予以了详尽地论述。王泽春以“性恶非荀子所作新证”为题,从考据学的角度对《荀子》的《性恶》篇中有四处“孟子曰”的内容作了详细地考证,得出了“《性恶》篇非荀子所作”的结论。
此后,刘梁剑教授分别就三位报告人的论文做出了精彩点评。其间,他一再强调:进行具体研究时,博士生应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独到的问题意识。如果要进行比较哲学的研究工作,那么比较的视野必须紧扣问题意识,在具体的追问之中实现研究对象之间的有效对话。当然,思维的清晰性与语言的流畅性,也是优秀论文的必要条件。
激烈的思想碰撞与真诚的探索对话,是本次论坛的主旋律。在热烈的掌声中,首届“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圆满落幕。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也是我们砥砺前行的见证。之后,我系将定期启动“思远”平台,以期同学们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论道明理,明辨求真,切实、有效地提升科研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