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上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虚拟现实的实验研究对实验哲学的超越”开题沙龙在Betway必威西汉姆联闵行校区人文学院人文沙龙隆重举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李安方教授、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社科处主任顾红亮教授等相关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朱葆伟教授、复旦大学张志林教授、复旦大学邓安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侠教授、同济大学王静教授等业内专家,以及课题首席专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颜青山教授、课题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陈晓平教授、厦门大学曹剑波教授、Betway必威西汉姆联郦全民教授、李建奇教授、蒯曙光教授、杜小霞教授、葛四友教授、郁峰讲师、上海大学刘小涛副教授、东华大学何朝安讲师、东南大学张学义讲师、上海交通大学李主斌讲师等三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开题沙龙分为开幕式和开题论证两部分内容。
开幕式由顾红亮教授主持。顾红亮教授首先总结了Betway必威西汉姆联近些年来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工作,并对颜青山教授此次成功中标立项表示了祝贺,希望全体课题组成员能再接再厉,出色地完成研究。
李安方教授代表上海哲社规划办公室对华东师大近些年来重大课题申报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出色完成研究任务的同时,李安方教授也希望课题组专家、成员们,能总结经验,为上海将来的重大项目申报工作出谋划策。
开题论证会由专家组组长张志林教授主持。首席专家颜青山教授和子课题负责人之一刘小涛副教授分别做了开题报告。
颜青山教授首先对该课题进行了“解题”。课题题目中“超越”一词,即是方法论超越,更是替代性超越:既要用虚拟现实技术克服实验哲学既有的方法论局限、开辟实验哲学的新纲领,又要把虚拟现实作为研究哲学的新方式、确立一种新的实验哲学范式。然后颜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讲解了整个课题的研究思路、结构、和主要涉及的方法,并对项目经费使用做了具体的规划和安排。在该项研究中,课题参与者首先要说明既有实验哲学的局限性(子课题一,理论研究与既有方式的问卷调查研究);其次要深入探讨虚拟与现实的无缝对接体验平台建设及其哲学问题研究(子课题二,实验室建设、虚拟实验哲学与理论研究);并在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哲学研究(子课题三,纯粹实验研究);最后,要对虚拟实验哲学结果做出哲学说明(子课题四,纯理论研究)。
刘小涛副教授随后针对承担的子课题一“实验哲学的优势与局限”也进行了精彩的阐发。在回顾了近二十年兴起的实验哲学浪潮后,刘小涛副教授指出,在该部分的研究中,我们首先要辩护,在经验调查基础上可以从事哲学研究;其次,要指出实验哲学当下的方法论困难,比如问卷调查这一方法所存在的问题等;最后,还要开展一系列更丰富而有开拓意义的实验哲学研究,如实验法哲学、实验的政治哲学等。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针对该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朱葆伟教授指出,实验哲学的兴起可以说是为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或方法,以往的哲学工作都是建立在其他学科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二阶的”工作,实验哲学的研究方法使得哲学家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介入研究之中,并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这样的研究方法也面临着“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的困境。而在这背后蕴含的“如何谈论哲学”这个更为深层的问题,也是在研究中应当引起重视和思考的。
郦全民教授紧接着朱教授的问题,为实验哲学方法论的源起进行进一步的澄清。实验哲学运动兴起的出发点,是为了探讨“哲学家的直觉是否代表普通人的直觉”这个问题,因此事实上实验哲学并不直接地讨论“哲学家应当思考什么”的问题。
陈晓平教授则认为,研究从实验哲学衍生出来的问题可能比简单谈论实验哲学的源起意义更大。以休谟为例,他声称在作为普通人的时候毫不怀疑归纳事实,但作为哲学家就必须要对此进行怀疑。所以实验哲学在方法论意义上是否真的对哲学研究起到作用,仍然是不肯定的。
邓安庆教授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研究是一个极具原创性的研究范式,但是不得不承认此项研究涉及的问题比较的繁多,在研究过程可以继续细分、完善研究成果。在开题报告中提及的“意义本体论”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伽达默尔虽早有提出这个概念,但在该课题的研究中依然有继续推进的价值。
李侠教授提出,该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倚重实验的,那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是不是要有意识地创造不同的条件,比如,让接受测试的人在不同情形的“电车难题”测试中做判断。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实验结论更有意义和说服力。
王静教授指出,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了验证性实验以外,是否也应该设计一些探索性的实验;其次,人文科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有可能目的性太强,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最后,基于虚拟现实的研究方法在方法论意义上是否有独特之处以区别别的实验研究方法。
张志林教授进一步补充到,该课题的意义极为重大,研究者需要为自然主义提出辩护或批评,也要考虑到如何应对针对同一研究数据得出的其他竞争性理论的挑战。虽然张教授本人反对自然主义,但仍然对该课题的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蒯曙光教授从认知科学的专业角度,向大家介绍了目前可以利用的实验设备,以及以往的研究案例,想大家全面地解释了当前可以为该课题所提供的实验技术支持。同时,也预祝该课题研究成为我校跨学科研究的一个范例。
物理学系李建奇教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我校的磁共振实验室的优势。同时,李教授从自己的专业出发,也提出了承担的子课题的研究难点:第一,哲学问题如何变成物理问题;第二,技术问题;第三,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阐释。但李教授也有信心做好相应的研究任务。
物理学系杜小霞教授进一步解释了如何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来呈现哲学上的经典问题,来洞察脑激活的变化。杜教授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该研究,通过研究结果为哲学讨论提供依据。
张学义讲师、曹剑波教授也就实验哲学的新趋势进行了讲解和阐释。葛四友教授则对如何在虚拟世界建立好的政治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主斌讲师认为在设计虚拟现实的时候,是应该更接近于真实还是更理想化,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最后,开题沙龙在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主任郁振华教授的总结和答谢之后,圆满落下帷幕。